語文科
學習目標:
1. 培養視覺認知、聽覺認知、認識及理解符號、發聲、手眼協調及肌能活動等基礎能力;
2. 透過語言文字及非語言文字方式,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,以及明白別人感受的能力;
3. 培養學生基本語文能力,掌握實用語文,提升融入社會的適應力;
4. 透過學習語文,拓寬知識領域,提升學習動機和審美情趣;
5. 透過語文素材,培養學生良好的態度、習慣、品德及社會意識;
6. 培養學生思考、解難及自學能力;
7. 體認中華文化及接觸文學。
課程架構:
在教育局的同一課程架構的原則下,本校依據《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 (小一至中六) (2017)》 和《為智障學生而設的中國語文課程補充指引 (小一至中三) (2011)》 中的學習重點編訂校本語文科課程,並作出調適。
校本課程同時顧及九個學習範疇,包括閱讀、寫作、聆聽、說話、文學、中華文化、品德情意、思維及語文自學,除了知識及能力,亦兼顧興趣、態度和習慣,使學生在中、小學階段,在知識的積累、能力的掌握、態度和習慣的培養等各方面都能獲得均衡和全面的發展。
九個學習範疇
課程特色:
設計校本單元課程及教材:
– 本校以校本課程為藍本,設計及編訂了校本層階學習內容,按學生發展及需要,分為四個學習階段:初小、高小、初中及高中,並以單元主題為中心,各課題包含聆聽、表達、閱讀、書寫、基礎語文知識、品德情意、群處社交各範疇的學習重點,並加入延伸閱讀教材,以豐富各主題的教學內容。
跨專業協作:
– 因應學生的溝通學習需要,本校的言語治療師會定期入班與教師進行協作教學,按學生的能力和實際需要訂立溝通學習目標,輔以手勢、圖片交換法(PECS)或發聲輔具,以促進及發展學生的群處社交和溝通技能。同時,言語治療師亦會因應學生的語言及學習困難,就語文科教學策略向教師提出建議,教師因應建議,能有效調整教學計劃及策略,進一步協助學生學習,提升教學成效。
校本實用英語課堂:
– 語文科包含了每星期一節的實用英語課堂,內容參考了教育局課程建議指引、幼兒英語教學書籍和個別特殊學校之英語課程所編訂,分為四個學習階段,內容包含英語聆聽,表達,閱讀和書寫四個範疇,配合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英語溝通需要,羅列了部分常見字彙,並包含不同詞類的詞彙和社交用語詞彙,以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,擴闊語言能力。
校本單元教材 校本實用英語課堂 跨專業協作:言語治療師入班協作教學
教學策略:
為學生創設語文學習空間:
-本校安排適切及豐富多采的活動,為學生創設語文學習空間,鼓勵學生全方位學習,把學習由課堂延展至課外更廣闊的天地,以鞏固課堂學習,增加實際運用語文的機會,引發學習興趣,激發潛能,例如:運用學生早會時間請學生報告天氣、學校活動前預告;積極推廣中國文化,製作唐詩相關的影片(訓練學生朗誦及拍攝推廣影片、與言語治療師協作,拍攝手語版影片),讓學生透過欣賞、感受及朗讀,體會古典詩文的情意,從中認識中國文學,體認中華文化;幫助學生培養閱讀及自學習慣;配合校本課文創作不同的課文兒歌,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。
全語文教學策略:
– 「全語文教學」的重點是語言學習是從整體開始的,聽、說、讀、寫不是割裂式學習,而是互相聯繫的,因此,本校教師會刻意創設一個有意義和真實的語言環境,讓學生能夠運用各種語言和非語言技巧進行學習。「全語文」課室強調的是真實、舒適、多樣化、有趣和沒有壓力的環境,學生置身其中,是充滿了有趣的文字和圖畫,他們可從真實的文字環境下學習 。
多元化教學策略:
– 語文科透過多元化教學策略,例如:利用實物、圖片、影片、提問層次、電子教學、圖像組織、全語文教學策略、情境教學、跨專業協作、社交溝通訓練、延伸繪本教學(「看、講、問、動」策略)、朗誦訓練等教學策略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整體能力。
善用多媒體教學:
– 因應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興趣,本校將部分課文製作成動畫影片、兒歌影片、電子書 (Rainbow one)、組句教學軟件 Go Talk Now等,以iPad的形式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學習,培養學生對語文及文學的興趣,亦可將相關的學習素材延伸至宿舍及家中,學生更可以在課餘時間進利自主學習,全方位提升語文科的學習效益。
課文動畫影片 多媒體教學:語文科電子書
參考資料: